1)第0807章:三监之乱_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约2600多年前,中华文明面临一次重大危机,当时狄戎肆虐北方,之前不仅攻破镐京灭了西周,而且还让中原诸侯时刻面临亡国之危。

  与此同时,南方“蛮夷”楚国势力庞大,又野心勃勃,时时刻刻想要北上攻占中原。

  南下的狄戎,北上的楚国,两者只在“一线之间”,华夏文明就要被狄戎与楚国打穿了,当时华夏文明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。

  在这种形势之下,管仲与齐桓公挺身而出,率领诸侯尊王攘夷,虽然其中不乏为己谋利之私,但客观上的确保卫了当时的华夏文明,因此管仲被誉为“华夏文明保护者”。

  当然,除了保护者这个头衔之外,管仲治理国家、制定制度等的成就,也让他赢得“法家先驱”、“圣人之师”、“华夏第一相”等头衔。可以说,在古代治政成就最高的大臣中,管仲至少可以排进前三。

  那么,成就如此惊人的管仲,他到底有什么来历呢?鲜为人知的是,管仲祖上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。

  关于管仲的身世,历史上有两种说法,即周初管叔鲜之后,与周穆王庶子之后。

  武王克殷之后,将三弟姬鲜封在管地,于是他就被称之为管鲜,以封地名称为“氏”,这是先秦的习俗,姬鲜也就成了“姬姓管氏”,因此管叔就成了后来的管姓之祖,唐朝《元和姓纂》中就指出管仲是管叔鲜之后。

  当然,管叔是不是管姓之祖,如今已经不可考,因为周武王封姬鲜于管,说明“管地”在商朝时早已存在,那么商朝有没有封贵族于管,甲骨文中并未说明。所以,很难确认最早的管姓始于何时,但就目前文献记载来看管叔是管姓之祖。

  不过,宋代郑樵在《通志·氏族略》第一次明确指出:“齐有管夷吾(管仲),出自周穆王,至夷吾始显于齐。夷吾裔孙修,仕楚。

  齐又有管至父。汉有燕令管少,末知其自齐往与?此皆以邑为氏者。”也就是说,郑樵认为周穆王将庶子封在管地,由此得到“管氏”称呼,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。

  但郑樵这一段话缺乏文献证据,而他距离西周相隔2000余年,是怎么知道管仲是周穆王后代的?周穆王史料极少,史料既没有说明他有多少子女,也没有史料说周穆王封子在管地,这是一个谜,郑樵是如何知道的?

  当然,《史记》中说三监之乱中“管叔鲜作乱诛死,无后”,似乎可以为否定管仲是管叔之后、以及出自周穆王提供一些关键佐证。

  总之,管仲身世主要是这两种观点,至今争论不休。

  那么,管仲到底是谁的后代呢?本世纪初,清华简横空出世,为解决这一疑问提供了重要证据。

  武王克殷之后,随即论功行赏,册封了一批功勋、宗亲、盟友等诸侯,大约有百余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ailiang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